女性艺术季 | 阵容公布

半影编辑社  煎茶小组  2021-03-06 16:30:06



女性艺术季|2021北京EDITION系列活动的策划源于由公益机构有灵且美发起的线上活动“姐姐请回答”。基于“姐姐请回答”根植于网络的文本,女性艺术季试图打破传统博物馆式的固定白墙,通过散布在公共空间的展览、沉浸式戏剧、沙龙讲座、舞蹈工作坊、艺术慈善派对、和电影放映,让整座城市化身为一所流动的女性美术馆。


“创造力”是半影的重要宗旨,因为人在创造中获得主体性,创造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先决条件。我们的社会是性别不平等的,这是一个不争且需被正视的现实,在这样的社会体系中,相较于男性,女性在自我意识觉醒的道路上有更长的路要走。当女性终于知道自己是谁,当女性获得自觉、自立、自省之时,这种觉醒意识的外化,就是创造。创造可以被单纯的理解成艺术作品,但更宏观地说,创造不拘泥于任何形式,这也是为什么本次女性艺术季的出席嘉宾来自于艺术、电影、创投、法律、媒体等不同的领域。创造的能量就是生命的一切。


女性主义的可贵之处在于力争打破阶级性的思考和资本对于人的异化,如果说父权的逻辑是赤裸的丛林法则,是为了权利、金钱、和地位的不择手段,那么女性主义的逻辑关乎平等、尊重、关怀与慈悲、连接与去中心化...这也是为什么女性艺术季希望在北京城的多个公共空间发起有关女性创造力的不同媒介的活动。让我们在这个三月为女性创造力欢庆吧。


《神奇姐妹书》展览

时间:3月7日-3月21日

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南阳共享际剧场

参与方式:免费对公众开放

本展览源自于有灵且美发起的线上活动“姐姐请回答”。“姐妹”是中国早期女权运动和西方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中的重要概念,而“乘风破浪的姐姐”、“姐姐来了”等热点话题正在带来一波以网络和社交媒体为中心的“姐妹”潮。主流父权社会通过男性视角来定义女性之间的交往,将其与竞争和妒忌联系起来,“姐妹”则是对这种关系的挑战和再想象。在“姐姐请回答”中,回答问题的“姐姐”并不是高高在上地指导少女们的生活,而是用对话的方式与之通信,同时回望自己的成长经历。


传统观念将女性写作看作是私人的,而信件又因为私密的特质被看做是“女性的”书写媒介。“姐姐请回答”利用网络平台,让“姐妹”间的通信进入公共领域,突破传统“女性空间”所谓的私密边界,寻找女性在公共空间相互连接、构建社群的新可能。


展览对“姐姐请回答”中收集到的问题和回复进行梳理,探索女性命运的集体性、结构性困境。展览借鉴参与式艺术的形式,邀请观众通过与文本资料的互动,加入“姐姐”和女孩们的通信,将自己的思考写入《神奇姐妹书》中的一页。



《我和22个她》参与式实验戏剧

时间:3月8日-3月9日

场次

2021/3/8 19:00-20:00 

2021/3/8 20:30-21:30

2021/3/9 19:00-20:00

2021/3/9 20:30-21:30

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南阳共享际剧场

报名方式:

活动行扫码付费

参与式集体创作实验戏剧《我和22个她》由星 •艺术工作室和没座儿联合出品、半影和南阳共享际联合制作,将在本次女性艺术季中首演,以戏剧的形式构想21世纪多元化的女性身份,深化性别平等观念。


《我和22个她》是一个通过22个女性故事片段,多角度探索女性身份认知与表达的参与式集体创作实验剧场作品。20位讲述者,每人围绕自己的一件“私物”,共同书写关于女性的身份认知与表达。每一个故事像是散落在时空罅隙里的碎片,又像是留在日记里的只言片语,看似是零散而疏离的个体故事,实则见微知著,重现着各自风貌迥异的生命图景与女性群像。


演员们已排练两个月之余,观众将以共创的形式参与到戏剧表演中。《我和22个她》不存在绝对的、被动的观者,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讲述者,与排练成熟的演员们集体创作出“女性命运共同体”的写照。

海报设计师:屠意雯



姐姐请回答专场:拥抱独特,因你精彩

时间:3月14日 15:00-17:00

地点:南阳共享际

参与方式:免费须报名(活动行)

嘉宾:贾晓萌、欧阳晨曦、廖智、Alex绝对是个妞

主持:Jess贾亚琦


在审美和成功标准单一的今日,lululemon携手女性艺术季的4位领导力的模范,通过积极和深入的对话讲述如何突破障碍,撕掉女性的标签,拥抱自己的独特性,让自己更加强大。希望本场沙龙能激励我们的社群,突破大家对女性身份的多元化定义,塑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贾晓萌

共享际联合创始人,执行CEO, lululemon 品牌大使,2018年度中国马拉松年度人物, 完成全马106场。2016年创业创立共享际,念念行旅等城市生活方式内容运营者。

欧阳晨曦

有灵且美创始人&秘书长。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心理学和影视专业,美国首家社会创新孵化器Watson Institute首位中国学生,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文雅奖学金获得者,曾作为青年代表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对话女性与教育,也曾受邀参加阿里巴巴全球XIN公益大会向马云、蔡崇信和李连杰等分享关于女孩教育的公益故事。2013年,晨曦随”海上学府(Semester at Sea)”环游亚非欧12个国家,拍摄短片探索隐藏的社会问题。

廖智

5.12地震中失去双腿,截肢两个月即登台表演《鼓舞》,发起鼓舞义演鼓励四川家乡积极重建;

2011年新加坡国际才艺节获“亚洲杰出青年金狮奖”;

2013年4月雅安地震,成为第一批赶赴震中的志愿者;

2014年获全球热爱生命奖;

《舞出我人生》电视舞蹈比赛全国亚军;主演微电影《鼓舞》、《桃子》获得最佳女主角。

出版书籍《廖智:感谢生命的美意》在内地、台湾、香港均获当年畅销书榜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生活教育导师;现为“晨星之家”工作室创始人,倡导残健共融及推广积极生活理念。

@Alex绝对是个妞

常梦然,原创视频博主,内容创作者,持续关注女性和性别议题。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后,加入凤凰卫视担任时政访谈节目编导,后转向互联网内容生产。主创的网络视频栏目《微在不懂爱》聚焦性教育和女性生理知识的科普,获得了忠实的用户喜爱。现在,Alex 创办了女性媒体计划“绝对是个妞”,亦联合创办了鼓励性侵犯和性骚扰亲历者发声的 @HereForUs勇气输送计划,她希望通过互联网持续传播性别平等的理念,给更多女性以勇气,鼓励她们成为真实、独立、自由的 New Girl。

Jess 贾亚琦

lululemon 华北区品牌社区经理。美国瑜伽联盟认证培训的瑜伽老师。Jess拥有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商学学士,但在少年时期便萌生了对瑜伽这门古老智慧的热爱。她曾辞去自己市场经理的工作,去追逐内心对瑜伽知识的渴求,在印度瑞什凯诗完成了自己第一个瑜伽教师培训。在垫子之外的生活,她还主持自己的podcast播客访谈Yogi & Me。


舞蹈即存在:编舞、展览与生活

时间:3月17日 20:30-22:00

地点:线上直播

参与方式:免费须报名(活动行)

嘉宾:文慧、卢迎华

主持:黄文珑


2019年在北京中间美术馆开幕的《舞蹈即存在:伊冯娜·雷纳与文慧》并列呈现了美国先锋编舞家伊冯娜·雷纳和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家文慧的艺术创作和历程,本场沙龙中,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将再次对话文慧,通过一次展览个案讲述各自在艺术领域的经验、策展人与舞蹈家的合作,以及性别和女性主义在创作或职业轨迹中的位置。

文慧

舞蹈编导、舞者,同时也创作纪录片和装置作品。1989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1994年赴美国纽约学习现代舞。90年代初,文慧与纪录片导演吴文光在北京共同创办“生活舞蹈工作室”,主张以开放的方式和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以及非职业表演者合作,力求运用舞蹈、戏剧、及各类艺术交融跨界的方式,表达与当下现实生活以及历史记忆有关的叙事和经验。文慧的作品深受国际舞台的关注,她的作品足迹超过30个国家、70个城市。2015年文慧参展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

卢迎华

艺术史家、策展人,现任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她于2020年获墨尔本大学艺术史博士学位。她曾于2012至2015年间出任深圳OCAT艺术总监及首席策展人。2012年担任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评委,同年担任第九届光州双年展联合策展人、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联合策展人,2013年获得泰特美术馆研究中心亚太计划的首个特邀研究学者奖金,是2017年美国艺术史研究机构协会(ARIAH)首届“东亚学者奖”的四位获奖者之一。

黄文珑

2019年加入中间美术馆研究与策展部,她参与梳理了编舞家文慧的创作经历与文献、协助准备文慧的首个美术馆展览并编辑她的展览“画册”。

注:敬请期待更多女性艺术季的沙龙讲座内容和嘉宾名单。


潘阿楠舞蹈工作坊

时间:3月20日 15:00-17:00

地点:南阳共享际

参与方式:免费须报名(活动行)

嘉宾:潘阿楠


请开始你的舞蹈。

当节奏响起的时候我为什么想要跳舞呢?该怎么开始?我来到这想要得到怎样的答案?我们会得到相同的答案吗?为什么不聚集一群有相同问题的伙伴,从相同的“困境”开始,在暖融融的群体中找到独自的乐趣呢?请开始你的舞蹈,别担心,我会推你一把。

潘阿楠

自由舞者及编导 ,“最后一支舞”组织者。个人作品《栖》、《啊!朋友》、《静物》、《瓢虫》、《最后一支舞》。



超感创造力·慈善艺术派对

时间:3月20日8:30pm-3月21日0:00am

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南阳共享际

参与方式:活动行扫码付费

派对厂牌some wolves由艺术、时尚、创投等领域的五位女孩发起,她们选择隐去姓名,为北京的潮流人士打造有趣的灵魂破圈交流场域。在女性艺术季期间,some wolves将延续艺术、拍卖、科技、意识、表演、慈善、女性主义、自由、精神、善意……等一系列跨界概念,继去年火爆京城的万圣节“黄金时代”和跨年NYE“白银时代”派对,发起慈善艺术派对现场,派对所得除去基础成本将悉数捐赠给偏远地区女孩,贯彻some wolves “Party for Charity!”的理念。



《女影·春天》获奖优秀影片展映计划

时间:3月20日—3月21日

地点:Camera Stylo摄影笔

参与方式:免费须报名(活动行)

联合策展:半影|凹凸镜DOC 


在纪录片世界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创作者,凭着才华思想、影像追求,以及作为女性所独有的视角,用她们的镜头,捕捉着社会进程中的瞬间。


由凹凸镜DOC和半影联合策划的影像放映单元选取多部女性主题的作品,为观众呈现不同纬度的女影力量。无论是关注脑瘫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还是对战火之下生存尊严的《生于意志与硝烟》,女性的斗争和都隐忍让人印象深刻;从探讨留守女童生活的《加一》,到被遗弃女孩寻亲故事的《江南女儿》,一段段鲜活的生命叙事都值得被记录;获得学生奥斯卡金奖,讲述中国留学生被害的纪录片《未竟人生》,关于女性身体的《跨国冻卵的单身女人》,两位美国留学归来的导演带来他们对于社会议题的思考。


3.20—3.21在Camera Stylo摄影笔,让我们共同期待镜头内外的女性。


策展人:张新伟(凹凸镜DOC联合创始人)

放映片单

3月20日

14:30-15:00 《未竟人生》

15:10-15:45 《跨国冻卵的单身女人》

3月21日

14:30-15:00 《江南女儿》

15:10-15:50 《生于意志与硝烟》

16:00-17:15 《加一》

《摇摇晃晃的人间》(时间、场地待定)

《摇摇晃晃的人间》

片长: 88分钟

导演: 范俭 

纪录片导演,奥斯卡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2003年执导个人首部纪录片《反思非典》。2006年执导纪录片《在城市里跳跃》,入选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2011年完成汶川地震后失独家庭纪录片《活着》 ,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竞赛单元,获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评审团特别奖。《吾土》入围2016年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以著名诗人余秀华作为主人公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获2016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长片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提名2017年上海电影节最佳纪录片。2018年执导纪录片《十年:吾儿勿忘》,获西湖纪录片大会最佳系列纪录片奖。


影片简介

余秀华,一个农村女性,从小患有脑瘫,在2015年成为中国最有名的诗人。20年前,余秀华的母亲将懵懂无知的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陌生男人,这段形同陌路的婚姻成为她一生的疼痛和遗憾。余秀华写诗,试图与自己的命运对话,写残缺的身体,写她对真爱的渴望。随着余秀华的成名和经济上的独立,她想通过离婚来重新掌控自己的命运,结束这段没有爱的婚姻。然而她的老公强烈反对离婚,她的父母和儿子也并不支持她。更糟糕的是她的母亲被检查出患有肺癌,余秀华面对的阻力越来越大,她能实现自己的心愿吗?


获奖情况

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金爵奖 最佳纪录片(提名)

第4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 评分最高的纪录片(提名)


《跨国冻卵的单身女人》

时长:33分钟31秒

导演: 郭容非 

作品《我是仙女》荣获 2016年学生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银奖、纽约纪录片电影节学生单元最佳纪录片奖、墨尔本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短片、入选HotDocs短片竞赛单元。目前她于界面新闻旗下箭厂担任制片人、导演,制作作品超过20部。


影片简介

什么时候生孩子,让女性难以抉择,不少女明星用冻卵来保存生育能力。而在国内,冻卵只向已婚女性开放。年过30的郭蕾和阿布,选择去海外冷冻自己的卵子。


获奖情况

2020 「HiShorts!厦门短片周」最佳纪录短片


《生于意志与硝烟》

片长: 37分钟  

导演: 郭依菲 

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在读,曾旅行到过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索马里等40余个国家。导演作品获美国洛杉矶学生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纪实类大奖,并入围美国学生奥斯卡奖。


影片简介

在巴以地区,大约上百万的巴勒斯坦人被抓进过以色列的监狱服刑,他们中的一些人更是面临20年或更长时间的终身监禁。在巴勒斯坦,一些孩子通过“走私精子”的方式出生。犯人将精子从监狱中以特殊的方式交到妻子手中,妻子通过人工授精手术繁衍后代。

这是一片长期被战争笼罩的土地,在这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关于维护尊严的斗争,这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以此重获生存的权利。

 

获奖情况

第十八届北京电影学院ISFVF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 最佳纪录片奖

第十五届CILECT亚太地区国际影视院校票选最佳纪录片

2020年洛杉矶大学生电影节 最佳纪录片

第三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评优单元入围

2019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优秀纪录片评选入围


《江南女儿》

片长: 69分钟 / 30分钟

导演: 韩萌/杜海

韩萌

韩萌,常驻北京。她在中国做了12年的摄影记者。她最近的长片《遥望繁星》(Smog Town)在2019年阿姆斯特丹(IDFA)的新人竞赛单元进行了世界首映,在Millenium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和DOKUFEST 获最佳纪录片奖。纪录片短片《蓝天保卫战》获得第九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短纪录片奖。她的作品《江南女儿》在洛杉矶亚太电影节和香港亚洲电影节等电影节展映。图片作品发表在《纽约时报》和《南华早报》等国内外媒体上。2014年,韩萌获得了美国国务院的休伯特·汉弗莱奖学金。


杜海

纪录片导演、纪实摄影师。2004年至2010年在中国从事新闻摄影工作。2008年开始进行纪录片创作,最近一部作品《留下来的人》入围多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2011年他在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获得新闻学硕士;2011年至2012年,杜海获得英国政府志奋领奖学金前往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学习纪录片硕士课程。


影片简介

讲述上世纪80年代被遗弃女孩12年漫长寻亲的故事。希望与执念,怨念与体谅,喜极而泣与怅然若失,她们混杂了太多常人所难触达的复杂情感。


获奖情况

CNEX CCDF-7提案奖、

Tokyo Docs Award、法国阳光纪录片大会最佳亚洲提案奖


《未竟人生》

片长: 23分钟

导演: 陈昱璁 

青年导演,编剧。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


影片简介

2014年7月24日,24岁的南加大研究生纪欣然在学习结束回家的途中遭四名歹徒抢劫,并被殴打致死。为伸张正义,华裔女律师蔡玟慧代表被害人家属义务出庭,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艰苦诉讼。


获奖情况

2020年学生奥斯卡最佳记录片金奖、

第五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 最佳纪录短片奖


《加一》

片长: 75分钟

导演: 蒋能杰 

独立制片人,纪录片工作者,导演。创办“棉花沙影像工作室”,曾拍摄纪录片“留守儿童三部曲”:《路》、《村小的孩子》、《初三》;“抗战老兵三部曲”:《川军老兵彭国臣》、《龙老》、《战魂》。公益电影《矮婆》曾入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华沙国际电影节探索单元等。


影片简介

加一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每次短暂的相聚都会牵动加一幼小 的心灵:长途 跋涉和爷爷去看望在外打工的父母,离别时躺在爸爸腿上静静落泪;春节过后妈妈提前出去打工,没有说再见是因为偷偷躲在被窝里泣不成声。然而父母离开后生活依然要继续,忍受过难尝的别离滋味后,依然要快乐地和同学玩耍,淘气地逗哭弟弟后又像大人一样哄着他。每天和弟弟徘徊在哭与笑之间,就这样在痛与乐中成长着。留守儿童并不是“苦逼”的代名词,他们有他们的快乐,有他们的纯真,他们也确实要忍受不一样的孤独和无奈。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他们的生存状态是这个时代的特殊印迹。


获奖情况

第四届深圳青年影像节纪录片类 最佳创意奖 ,

被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




女性艺术季由关注中国女性创造者的半影In Light of Shadows和服务偏远地区青春期女孩的有灵且美联合发起,受阿里巴巴“人人三小时”公益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小丫基金的支持,活动所得除去基础成本将悉数捐赠给偏远地区女孩。


艺术季的展览《神奇姐妹书》和系列活动的策划源于由公益机构有灵且美发起的线上活动“姐姐请回答”。活动方收集了101个来自偏远地区未成年女孩有关青春期的问题:“我的胸变大了,我该怎么办?”、“我的父母要离开我了,我很伤心”、“为什么在课堂上发言明明知道答案我还是会那么得紧张?”......这些问题在支付宝平台上获得了超过4万条回复。回答者既是在与山区女孩对话,也是在与青春期的自己对话。身体羞耻、内心力量、和亲密关系不仅是女孩们所关心的在三大主题,也是所有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均要面对的。因此,我们提出“女性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

李洁特 半影创始人,女性艺术季总策划人。前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美国国家肖像美术馆(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策展研究员,参与策划与日本政府合作的“日本艺术中的动物的生命”等国际特展、华裔女性艺术家刘虹(Hung Liu)和林瓔(Maya Lin)在美国的巡回个展等。曾编译《华盛顿美术馆:精选馆藏》等书籍。她高中就读于北京四中,在美国的Smith College和纽约大学获艺术史学士和硕士学位。


半影是一个关注、连接、赋能中国女性创造者的平台,覆盖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艺术、文学、电影、戏剧、音乐、舞蹈、建筑、设计、科技等。旨在推广优秀女性创造者的作品,研究和探讨女性创造力相关的话题,联动圈内圈外资源,为艺术创意行业的女性打造一个安全自由、充满力量且灵感薄发的空间。


有灵且美(Bright & Beautiful)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首个专注做“迎阶礼”(Rites of Passage)的教育公益机构,以“用身体学习”为核心理念,通过创造性艺术和多元化的成长仪式助力10-19岁的女孩身心健康成长。与此同时,有灵且美还通过“女孩日”“为她选书”等公益活动,向公众传达女性的力量,并提升公众对青春期女孩身心健康的关注。

阿里巴巴“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益平台之一。2017年“95公益周”期间,阿里巴巴正式向社会公众发出“人人3小时,公益亿起来”的公益倡议,此后三年多时间里,“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已经产生近4亿人次的公益参与。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小丫基金于2013年11月11日成立。爱小丫基金以关爱、帮助偏远地区女童为主要宗旨,致力于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努力让每一个偏远地区女童都穿上干净的内衣裤,为偏远地区女童传递生理卫生健康知识和初步的性教育。







女性艺术季发起方:半影 | 有灵且美

联合发起方:阿里巴巴“人人3小时”公益 | 爱小丫基金

特别助力伙伴:南阳共享际 

活动赞助商:中粮名庄荟·雷沃堡

铂金艺术赞助人:平良雨晴

特别铭谢:Incuba Alpha | Shimmer


总策划人:李洁特

主设计师:李艺雪

社交媒体负责:徐頔

学术负责:平若凡

展览设计及执行:阿喵 | Jasmine

半影团队:吴月|彭予兴 | 燕妮 | Paul | 章璇 | 思明 | Alina | 郎天玥| 魏梦泽 | 斯鹏

助力伙伴:李硕|史诗


特别感谢:


有灵且美:欧阳晨曦 | 杰西|文斐

南阳共享际:翔子 | 安妮

爱小丫基金:张茹玮|刘亚东 

阿里巴巴“人人3小时”公益:练俊 | 令姜

凹凸镜DOC: 张新伟|常瑞祥

lululemon: Jess贾亚琦

Shimmer: Richard|沛霖

谷雨计划



联系我们:info@inlightofshadows.org